場地變了,但藝術(shù)的初心不能變
蘇州滄浪亭上演的昆曲《浮生六記》園林版,。資料圖�
上海公益陽臺(tái)音樂�(huì)�(xiàn)�,。資料圖�
今年的七一建黨日,上海楊浦區(qū)的黨課首次以沉浸式話劇的形式�(jìn)�,,在高高矗立著百年楊樹浦�(fā)電廠煙囪的楊浦濱江江�,,話劇演員身著戲服,以一方舞�(tái),、一次訴�,、三封書信、三段講�,,開啟一場與革命先烈的跨�(shí)空對(duì)�,,帶觀眾重回到70多年前,楊樹浦電廠工人王孝和英勇就義的那一�,�
無獨(dú)有偶,上海滬劇院也帶著自己首�60年的紅色�(jīng)典《蘆蕩火種�,,來到了劇中的故事原型發(fā)生地沙家�,,�(jìn)行了一場沉浸式的實(shí)景演出�
在此之前,,沉睡了幾�(gè)月的演出市場開始�(fù)�,。四川成都,先鋒戲劇�(dǎo)演孟京輝為成都量身打造的浸沒式文旅戲劇《成都偷心》上�,,場地設(shè)在成都猛追灣望平坊濱河街區(qū)的演�,,將�400米長的街巷變?yōu)榉序v的流�(dòng)式浸沒劇場。江蘇蘇�,,常駐滄浪亭的昆曲《浮生六記》園林版�(fù)�,,隨后主�(chuàng)人員又在上海的老洋房里上演了最新的廳堂版�
疫情使劇場塵封,�(dāng)演出重新開放�(shí),,人們欣喜地�(fā)�(xiàn),,演出場地不再僅僅局限于高大莊嚴(yán)的劇場,一些平日里悄悄生長的演藝空�,,因?yàn)橐粓鲆咔?,依托行�(yè)的思考與探索,正在變得繁�,�
處處均可上演的戲�
文藝青年打卡勝地上海思南公館正是下午茶的�(shí)�,,忽然一�(duì)青年男女�(fā)生了激烈爭吵。近在咫尺的客人沒有勸慰而是津津有味觀�,,因?yàn)檫@是正在上演一出名叫《意濃馬提尼》的話劇,�
入夜的北京路上一幢重修開張的酒店,突然顧客盈門,,大家著盛裝排隊(duì)入場,。他們沒有帶著行李,而是戴上面具與賓館里多�(gè)房間的演員一起探索一�(gè)《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買不到入場券也不要�,,乘地鐵到新天地老洋房里賞一出昆曲《浮生六記》。原來到�(yuǎn)郊古�(zhèn)往往是一日匆忙之�,,最多飽餐一頓農(nóng)家宴后就要趕�,,現(xiàn)在,更多的人�(huì)走�(jìn)古典園林賞一出《牡丹亭�,,回味幾百年前的“良辰美景�,�
曾經(jīng)較為新鮮,屬于探索性質(zhì)的環(huán)境戲�,,如今在上海,,可以說成了一種時(shí)尚生活方式。它們有的表�(xiàn)都市人群�(dāng)下的情感與生�,,也有將空間的功能�(jìn)行了徹底的轉(zhuǎn)化與改�,,變成了觀眾可以沉浸其中的特定情境空間,觀�,、演員與劇情可以互生互動(dòng),,獲得極致體�(yàn)�
除了上海,,在成都,、沈陽、杭�,、太原……“沉浸式”戲劇也正隨著孟京輝,、王潮歌、何念等兼具藝術(shù)追求與票房號(hào)召力的導(dǎo)演的探索而悄然興起。從上世紀(jì)末的戲劇生存危機(jī),,劇場被廢棄和拆�,,到今天在街區(qū)的任何一�(gè)場館,在廣場,、戶外景區(qū)……處處可以欣賞的戲劇,,我們的演出藝術(shù)和我們的生活一樣發(fā)生了巨變�
方興未艾的新演藝空間
獲得新的展現(xiàn)舞臺(tái)�,,不僅僅是戲�,。疫情之后,上海更加助力文商旅融合發(fā)�,,在商業(yè)街區(qū)和景區(qū)提倡打造的新演藝空間在盛夏漸漸活躍,,商場的大堂、新式的咖啡館與酒吧,、展覽館,、甚至樓房的陽臺(tái)都可能兼顧成為演出的新空間�
“千架無人機(jī)從前灘休閑公園騰�,,在黃浦江面起舞,,勾勒著城市流光。臨江一�(cè),�16�(gè)面江陽臺(tái)化身16座獨(dú)立舞�(tái),,《我和我的祖國》成為這一夜最深情的告�?!边@是今年的上海五五購物節(jié)夜生活節(jié)的收官活�(dòng)之一,,“印象·都市萬物生”公益陽�(tái)音樂�(huì)給媒體留下的印象,這場音樂�(huì)就舉辦在浦東前灘三湘印象名邸小區(qū)的高樓上,�
�(duì)于有心的國內(nèi)觀眾來�,,這樣的演出模式其�(shí)并不陌生。早年間,,著名的意大利歌劇《圖蘭朵》曾在北京紫禁城太廟露天登場,,巨星云集,轟動(dòng)一�(shí),�2001年夏天,“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huì)”在故宮午門至端門廣場舉行,,歌唱家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的演唱膾炙人口�
“實(shí)景演出”則更是國內(nèi)觀眾熟悉的非劇場演出模�,。張藝謀與王潮歌的印象系列演出在山水之間營造如詩如�(mèng)的視聽體�(yàn)效果,,令觀眾的感官“浸入”�
如果不是疫情,炎炎盛夏正是北京的各種戶外音樂節(jié)被潮流青�,、親子家庭追捧之�(shí),,相信防控級(jí)別調(diào)整后,在觀眾積攢了太久的觀演情�,,與疫情防控要求的碰撞之�,,這樣的演出形式一定會(huì)比以往任何一年更為繁榮精彩�
讓野蠻生長長成經(jīng)�
舞臺(tái)藝術(shù)的發(fā)展幾乎是和人類社�(huì)的發(fā)展同步的,。有�(shí)前�(jìn),,有�(shí)停滯,有�(shí)探索,,有�(shí)打破疆界,。戲劇的源頭本來就是開放性的,我們至今還可以看到可以容納幾萬人觀看的古希臘露天劇�,。曾�(jīng)上演莎士比亞戲劇的環(huán)球劇場采用的是伊麗莎白時(shí)代的伸出式舞�(tái),,臺(tái)上臺(tái)下互�(dòng)交融�
這樣的交融式舞臺(tái),,歷�(shí)幾百�,,仍然出�(xiàn)在我國近年來一票難求的話劇《如�(mèng)之夢(mèng)》的�(xiàn)場,蓮花池舞�(tái)以演員為圓心,,把觀眾置于演員的身前身后各�(gè)方位�(huán)�,,雖在劇場,但觀演之間的互動(dòng)體驗(yàn)已初見端�,。由�,,我們就可以看到無論藝術(shù)的歷史長河如何流變,�(jīng)典永�(yuǎn)被留�,�
戲曲�(lǐng)�,,在演出空間上也有很多成功探索,除了上海朱家角課植園�(nèi)的《牡丹亭�,,新天地老洋房里的昆曲《浮生六記�,,在紹興的沈園幾乎每晚都�(huì)有各地游客慕名去看園林深處演員用越韻唱演的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故事,粗粗算來,,這樣的非名團(tuán)名角的爆款戲曲演出竟已有�(shù)千場,�
但是,當(dāng)張藝謀的印象實(shí)景系列演出風(fēng)�,,引�(fā)各地的編排效仿之�,,這些演出卻大多是克隆、僵化的,,過于強(qiáng)�(diào)旅游的推廣訴求而失去了�(chuàng)作的追求與文化態(tài)�,,失敗也就不可避�,�
新的演出方式必然獲得新的�(guān)注與生命力。我們的�(chuàng)作需要與觀眾的共�(jìn),,也需要美�(xué)追求的堅(jiān)�,。讓觀眾通過幽暗的甬道做一�(gè)�(mèng)境的偷窺者或許能獲得商業(yè)與娛樂的成功,讓觀眾坐在景區(qū)的塑料座椅上看著杜撰的山河傳�,,也許會(huì)有片刻愜意與歸途的談資,,但�(chuàng)作出�(jīng)典卻不是易事�
我們期待更多的演出從“浸入”走向“浸沒�,。讓觀眾“浸沒”在�(chuàng)作者精心設(shè)置的演出空間,。不再回避觀眾的�(gè)體差異,激�(fā)其審美能�(dòng),。我們期待演出環(huán)境的變化,,所換來的與觀眾的互動(dòng)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而是通過靈動(dòng)的藝�(shù)�(chuàng)作與不曾失去的真誠的藝術(shù)初心,。由�,,無論舞�(tái)在哪里,�(chuàng)作�,、演出者與觀眾真正的影響與交流才�(huì)啟動(dòng),,經(jīng)典才能蓬勃生長�
(作者:石俊,,系上海戲劇�(xué)院導(dǎo)演系副教�,、中國文藝評(píng)論家�(xié)�(huì)�(huì)員)